劇院數字化創作管理系統是基于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平臺上,集劇院演出工藝、劇院舞臺設備管理以及信息技術為一體的計算機應用系統。在劇院數字化創作管理系統中,實時渲染技術逼真地展現了劇場場景的三維視覺效果;交互式實時驅動,虛擬場景設備的運動狀態與現實場景的完全一致;多媒體技術的應用,使系統在視頻、音頻和光效等視聽感觀方面,高度還原現場感。因此,劇院數字化創作管理系統是一個沉浸于現場感、實現藝術與管理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系統。
(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)
數字化劇院管理系統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:(1)實時渲染技術;(2)數據庫技術;(3)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。
1 實時渲染
實時渲染技術是數字化管理系統的基礎技術,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結果。GPU(圖形處理加速器)處理圖形的單元數量一般數以千計,專門用于并行處理圖形數據,工作效率非常高。尤其是近些年來,GPU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,這些技術的發展為計算機實時渲染提供了保障和支持。
DirectX(Direct eXtension,多媒體編程接口)和OpenGL(Open Graphics Library,開放圖形庫)提供了基于GPU硬件技術開發的API(應用程序接口),通過API可以直接訪問和調用硬件處理器的數據處理功能來完成數據處理。不但可以處理幾何數據的轉換與渲染,還能處理音頻、視頻數據。這些數據的技術處理可提供展現真實視聽感的平臺。按真實比例建立三維場景,并將真實感的材質與紋理賦予模型上,場景中加上光照系統,運用高級渲染器完成對場景的逼真感渲染處理后,即創造了一個真實感的三維場景,這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重要特征。實時渲染對系統的運行性能要求很高,除了計算機硬件環境外,系統本身的優化也是必不可少的。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優化:
(1)取消渲染程序中無用的流程,一次性賦值和計算;
(2)定制貼圖的長寬像素,優化利用計算機資源;
(3)小圖拼和,提高圖像加載效率,減少加載次數;
(4)采用midmap貼圖技術,動態加載不同分辨率圖像,提高圖像處理效率;
(5)采用LOD(分層顯示)技術,動態加載不同精度的模型,提高圖形處理效率;
(6)采用烘焙技術替代實時光照,加快實時渲染的效率;
(7)對于不再用的資源應當及時卸載,節約系統資源;
(8)相同模型只加載一次,采用克隆技術復制。
2 數據庫
數據庫技術應用于劇院的設備管理、演藝管理、文化交流推廣管理等。分層設計數據庫,建立不同的表,分別記錄不同分類的數據信息;各表之間建立關聯信息,以方便查找和訪問數據。建立一個數據庫備份,以防數據庫信息丟失或數據破壞。
設備管理的數據庫設計,除了包括一般設備的管理信息、屬性信息、模型信息等,還要記錄一些關聯信息,如設備與模型處理的關系、設備與管理數據的關系、設備層級間的父子設備的關系、各層級設備的運動屬性等等。
演藝管理的數據庫設計,要體現藝術創意和演藝流程的過程管理,管理過程都要基于時間軸的設計,如演出序列設計、虛擬彩排、舞美與光聲電合成、設備運動序列等等。因此,數據庫中要加入時間記錄,由時間來觸發數據庫調用和事件發生。
文化交流與推廣的數據庫設計,重點在于展現劇院的簡介、功能、業績、成果、科研、資源、合作、交流、展示、拓展、服務、水平、管理等方面。其他媒體形式的文化傳播,如電影、電視、網頁、微信、電子期刊等,都可以用數據庫來支持和管理。
3 網絡與通信
設備管理平臺,通過網絡獲取設備的控制信息,在虛擬劇院中驅動相應設備,與現實劇場設備同步實時地展現設備運動。基于網絡的文化推廣與交流,可以拓寬劇院的市場,如充分利用虛擬劇場設備,實現網絡創意、網絡舞美設計、網絡彩排、設計虛擬道具等;基于網絡的文化服務,可實現網絡三維票務系統,人機交互訂票,座位預視等。
節選自《演藝科技》2016年第1期
上一篇: 虛擬演播室藍箱聲學設計要點
下一篇: 劇場建設的舞臺燈光要素